1845年11月15日,英国在中国上海设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块租界。天津是中国租界最多的城市,历史上曾有9个国家的租界。内陆城市中,武汉是仅次于天津,历史上曾经有6个国家在汉口设立租界。除比利时租界存在较为短暂外,英、俄、法、德、日五个租界设立时间较长,也一度成为汉口最为繁荣的商业中心。
在汉口租界近4公里长的江岸,英、法、德、俄日等国都修建有自己的码头
设立最早的租界——英租界
1858年6月26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签订中英《天津条约》。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英国军舰可以驶入长江及各通商口岸,这个条约也成为英国在汉口设立租界的主要依据。
《天津条约》签订漫画
1861年3月21日,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巴夏礼与湖北布政使唐训方订立《汉口租界条款》,汉口的第一块外国租界地开始设立。1898年8月31日,英国与清政府正式订立《英国汉口新增租界条款》。两次租地合计795.33亩,扩界后的英租界范围,东面沿江从江汉关起到今合作路止,西面沿今中山大道自江汉路起至合作路止,南至太平街(今江汉路至鄱阳街段)。
在租界内英国先后开办了太古、怡和、太平等31家洋行,主要从事茶叶、木材、机器、西药、煤油、桐油等贸易。
1927年1月3日,武汉民众在江汉关一带庆祝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鄂,英国水兵登陆与聚会民众发生冲突,造成一人当场死亡,数十人受伤。汉口一三惨案,引发武汉民众大规模游行示威,并于1月5日占领英租界。不久,英国驻北京公使派参赞阿马利到汉,前后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进行了16次谈判。在2月19日双方签署《收回汉口英租界协定》,标志着汉口英租界正式收回,改名为汉口第三特别区,由外交部直辖管理。汉口英租界从设立到收回共历时66年。
江汉关上远眺汉口英租界和汉口全貌
收回最早的租界——德租界
1861年9月2日,清政府与欧洲列强普鲁士王国特使在天津签订了《通商条约》,规定该国可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军舰可驶入各口,在广州、上海、汉口等15个口岸可以经商和租地。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加冕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
1895年10月3日,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恽祖翼与德国驻上海领事施妥博在汉口订立《汉口租界条款》。1898年8月27日,清政府与德国修订了《汉口租界界地》,规定“议得德国租界,准顶到通济门(当时汉口的一个城门,大概位置在今一元路政府礼堂北面,1907年拆除)外城根,所有前留护城余地及后段空地增入租界,前自江边城脚中间起,抵后面深120丈为止,前宽12.5丈,后宽25丈”,约定官地情让给德国,不用交租;同时,双方约定为修建武昌船关分卡,德国情让租界内下首沿江岸地一块,计宽4丈,深10丈,同样不用交钱。经过双方相互交换,德租界实际拓展了36.83亩新土地,全部面积达到636.83亩。
在租界内德国开设了波弥文、利昌、西门子等洋行25家,主要从事五金机械、电器、颜料、邮务等。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决定对德、奥在华的一切权利概予没收。同年3月,北洋政府内务部命令湖北交涉员办理汉口德租界接收事务,并将德租界改组为第一特别区,组织特别区临时管理局管理该地区。汉口德租界是中国在汉口收回的第一个外国租界,从1895年设立至1917年收回,共存在22年。
妥协归还的租界——俄租界
汉口俄租界是沙俄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租界。
1896年4月,沙俄、法国以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有功为由,同时要求在汉口设立租界。6月2日,俄国驻汉领事与江汉关监督瞿廷韶签订《俄国汉口租界条款》。俄租界占地414.65亩,上至今合作路起与英租界相邻,下到今黎黄陂与黄兴路之间;西靠今中山大道,东抵江边。1897年12月9日,俄国领事与江汉关监督瞿廷韶签订《俄国汉口永租江岸地基条约》,规定坐落江边的四段地基共61.78亩永租给俄国。扩界后,汉口俄租界面积为0.27平方公里。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汉口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茶市之一,是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的茶叶集散地,茶叶贸易占当时沙俄对华贸易总额的94.4%。在租界内俄国开办了顺丰、阜昌、巴公、新太、柏昌、源泰6家洋行,主要从事茶叶贸易和茶砖制作。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北洋政府电令各地执行“各地方对于所驻俄领均应停止待遇”。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与苏联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第十条规定:苏联政府允予抛弃前俄政府在中国境内任何地方根据各种条约协定等所得之一切租界等等之特权及特许。1925年3月,中国政府正式接收汉口俄租界,成立第二特别区管理局。俄租界从设立到正式收回共29年。
面积最小的租界——法租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作为世界上第二强国的法兰西谋求与大英帝国同等的在华特权。甲午战争以后,法国以还辽有功为藉口,要求清政府准其享有俄、德同等的租地待遇。1896年6月2日,法国驻汉领事与江汉关监督瞿廷韶在汉口签订《法国汉口租界条款》。
法租界占地187亩,沿江岸上起俄租界(今车站路东段),下至德租界通济门止;在大路之内,西南至俄租界起,东北抵今一元路城墙止。1902年11月12日订立《汉口展拓法租界条款》,新拓展的租界包括现在的长清里、德兴里、庆平里、三德里、海寿里、复兴街、如寿里,以及车站路至黄兴路一段,新增面积170亩,合计357亩。
在租界内法国开办了公兴、主兴、永兴、万顺等14个洋行,以经营钟表手饰、银行汇兑为主要业务。
1945年抗战胜利后,法租界正式收回。法租界从设立至收回共49年。
汉口法租界中街
觊觎已久的租界——日租界
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向日本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4个通商口岸,随后日本不满足这些条件,要求增辟天津、上海、厦门、汉口4个专管租界,并胁迫清政府签订了《通商口岸日本租界专条》。
1898年7月16日,日本与清政府正式签订《汉口日本租界专管条款》。议定汉口日租界区域为:从德租界北首起,沿江下行100丈,东起江口,西北抵达卢汉铁路;南首从六合路起,北抵今郝梦龄路,东到江边,西到中山大道,占地面积247.5亩。1907年2月9日,中日双方签订《日本添拓汉口租界条约》,从今张自忠路向北拓展150丈,新增面积375.25亩,总面积达到622.75亩。
在租界内日本先后开办了铃木、三菱、日信、日华等15个洋行,主要从事粮食、棉花和食品的收购和生产,同时又在汉口设有日清等航运公司和大量银行金融机构。
日本横滨正金银行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侨民纷纷从汉口撤侨。1938年,国民政府将日租界收回,改为第四特别区。同年十月日军攻入武汉,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
租期最短的租界——比租界
除上述五国在汉口设立租界外,另有比利时和美国曾要求开辟租界。卢汉铁路开工后,清政府面临建设基金严重不足的困境。1897年3月17日,比利时驻汉口领事法兰吉见张之洞面商筑造卢汉铁路事宜。经过谈判,清政府最终与比利时人达成了协议。1898年6月,《卢汉铁路比国借款续订详细合同》和《卢汉铁路行车合同》正式签订,清政府向比利时公司借款450万英镑。该合同规定,筑路工程由比利时公司派人监造;所需材料除汉阳铁工厂可以供应外,都归比利时公司承办。比利时驻汉领事利用铁路开工之机,在刘家庙江边私自购得民地600亩,每亩地价10两。此事遭到张之洞的坚决反对,他认为比国索要的租地靠近火车站,有碍铁路主权和军事设防,且会造成日、德竟向拓界的纷争,经过10年交涉,最终以高出原价百倍共计银81.8万两收回比利时所购全部土地。
美国政府也曾经要求在汉口设立租界,后来清政府把原江岸车站留给比利时租界地预留给美国,但由于各种原因,美国租界并没有设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武大金融网 » 旧武汉的十里洋场:汉口租界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