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青岛电影博物馆
三年申都,一朝梦圆。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日,青岛正式成为中国第一个联合国“电影之都”。
世界“电影之都”为啥青睐青岛?其背后,折射的是青岛抢占文化高地、打造文化软实力的不懈努力,是青岛影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充分印证了青岛电影产业发展的“实至名归”和“水到渠成”。
从8个出线申报城市中
脱颖而出
青岛市将申办联合国“电影之都”作为增强地区文化软实力的积极探索,通过申都,努力让电影文化底蕴、发展战略和发展潜力赢得国际认可,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翻阅历史可以看到,青岛有着良好的电影文化底蕴。最早放映影片的中国城市、中国现存最早的商用电影院、中国人经营的第一家电影院、拍摄最早的中国纪录片、中国的第一部有声影片等等,无不说明着青岛与电影间的不解之缘。
青岛将这种“不解之缘”当作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良好机遇,顺势制订了高端影视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国际最优惠的拍摄补贴政策,规划了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影视制作基地,着力构建世界一流的软硬件服务体系,吸引国内外高端电影资源聚集,打造世界顶级的影视产业链生态圈。
11月2日,记者在青岛市政府举行的青岛成功申办联合国“电影之都”发布会上获悉,申都过程中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专题研究申都工作,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专程赴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介绍优势、争取支持。“电影之都”申创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步步迈进,一关关突破……最终,青岛在8个出线的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申创世界“电影之都”。
每年200余部影视剧
青岛取景
总投资1200亿元、占地44平方公里的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总规模50亿元的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最高40%的制作成本补贴政策;112家影视机构,每年200部、占中国内地1/3的的影视剧……这一组组的数字,无不见证了青岛电影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也说明青岛的电影产业正逐步走向发展高地。青岛已成为影视行业“新磁极”、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影视之城”。
随着今年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园内的15个摄影大棚的陆续完工,好莱坞《环太平洋2》中“机器人大战”的雄伟图景、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瑰丽的外太空风貌,都在文化产业园中的绿幕拍摄区实现了“梦想照进现实”。截至9月,《英雄本色4》《网中网》《兄弟同体》等十余部大片进驻文化产业园内拍摄。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介绍,筹备环节中,三百多人的概设团队和美术团队历经十五个月完成了设计、绘制、规划和搭建。过程中,青岛的电影服务机构给予剧组不少支持,而且青岛摄影棚在国内是一流水平,“希望在此完成我的科幻电影梦想”。
通过“青岛出品”
讲好“中国故事”
“当选联合国‘电影之都’,是青岛市面向世界、扩大开放的崭新名片。”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家新说,青岛成功入选世界“电影之都”,为青岛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国际性舞台。青岛将通过更多的“青岛出品”“青岛创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输中国价值,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据介绍,青岛市将把电影及创意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积极举办国际组织电影节、VR电影节、赫拉电影节等各类电影节庆活动,扩大青岛电影产业影响力;成立“电影之都工作办公室”,推进青岛电影之都建设工作,加强“电影之都”成员城市间的影视交流合作,以电影文化交流带动经济、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举办市民电影节,开展“我陪爸妈看电影”“电影之都市民大使评选”等一系列电影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抒发电影情怀、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掀起全民共建电影之都的热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武大金融网 » 世界“电影之都”花落青岛,通过“青岛出品”传输中国价值